关闭
2023宪法宣传周
首页 > 政法之光
【2447】河南检察机关开展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一周年系列活动
2024-04-03

   九曲黄河,浩荡奔涌,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一年来,我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立足各自职能,护佑黄河安澜,交出了一张守护黄河流域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检察答卷。


黄河保护法一周年



集中送达



图片

检察机关向自然资源部门送达检察意见书

图片

3月20日,郑州铁检院在国有延津林场对近期刑事检察部门办理的7起危害黄河流域野生动物资源不起诉案件集中宣告不起诉决定,同时向延津县自然资源局现场送达反向衔接检察意见书,利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机制,加强与行政机关衔接配合,通过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无缝衔接”,做好不起诉案件“后半篇文章”。



生态修复




图片

检察官与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查看补植复绿情况

图片

3月20日,郑州铁检院积极发挥“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职能,对办理的2起危害黄河流域林木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督促被告通过“劳务代偿、补植复绿”的方式在延津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划协作实践基地实施生态修复。一方面通过履职办案,最大限度发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惩戒与教育相辅相成的功能;另一方面依托与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共建的延津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划协作实践基地,由被告在基地内进行生态补种,维护黄河流域整体生态平衡。


普法宣传


图片
检察官在黄河岸边发放法治宣传册
图片

3月22日,郑州铁检院联合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在开封黑岗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开展检察蓝守护“幸福河”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绘制主题海报,摆摊设点,向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绘有《黄河保护法》相关法条知识的宣传手册和印有“益河益路”特色品牌标识的环保手提袋,向现场群众介绍宣传展板上本院办理的环资类典型案例。激情的演绎、一问一答式的答疑解惑,提升了公众对《黄河保护法》的认知,更好地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黄河的行动中来,凝聚合力,共同用法治力量守牢守好黄河流域生态底色。



党建共建



图片

检察机关与河务部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

图片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服务黄河生态保护新思路,3月25日,郑州铁检院第四检察部党支部与惠金黄河河务局水政水资源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暨合作协议,通过党建共建活动,促进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职能融合,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检察触角延伸至黄河岸边、执法一线,共同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巡回办案



图片

郑州铁检院检察长对一起巡回开庭的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出庭履职

图片

3月27日,在荥阳市王村镇司村附近的黄河岸边,郑州铁检院对一起巡回开庭的滥伐林木刑事犯罪案件出庭公诉,并主张生态损害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通过“刑事+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办案模式,实行一案双查,双管齐下、同向发力,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惩治违法犯罪,又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郑州铁路检、法两院“两长”同庭履职,在案发地巡回办案,庭前促使被告主动履行生态损害修复责任,引导行为人从“滥伐人”转变为“种树人”,为“破坏者”拓宽“生态补偿”之路,维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检警携手共护生态之美



图片


4月1日,在黄河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之际,洛阳铁路运输检察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检警协作三门峡工作站在三门峡市黄河公园挂牌成立。


检警协作对于打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此次挂牌成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检警协作三门峡工作站是跨区域司法协作平台,旨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践基地、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件的培育基地。检警双方将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法治宣传,完善提前介入侦查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深化检警协作配合,更好守护黄河流域秀美安澜。


集中管辖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以来,铁路运输检察机关携手公安机关高质量办理了一批案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万平说,检警双方将工作站设立于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边,将法律服务送到沿黄群众身边,有助于进一步营造爱护黄河、保护黄河、守护黄河的浓厚氛围。



检察建议“榴”住甜蜜



图片


4月1日,荥阳市高村乡一处石榴园里,果农樊国锋正忙着修剪枝丫。“多亏了你们提醒,我申请了地理产品标志使用权,以后扫一扫纸箱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石榴是不是地道的河阴石榴了。”他向前来回访的荥阳市检察院检察官介绍。


河阴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位于黄河流域的荥阳市,这里产出的石榴味甘而无渣滓,品质独特。


“去年8月份,在河阴石榴还未完全成熟时,市场上就出现了‘河阴石榴’。”樊国锋说,由于河阴石榴打出了名气,许多南方种植户慕名来购苗回当地种植,南方石榴成熟早,又被商贩带回荥阳出售。这不仅冲击了河阴石榴的价格、影响了美誉度,还挫伤了本地果农的积极性。


黄河保护法规定,要“支持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河阴石榴遭遇的困局,引起了检察机关的关注。“河阴石榴有着悠久的栽培史,承载着一方文化和浓浓乡愁,必须以法的力量加以保护。”荥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宋君华说。


荥阳市检察院检察官对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及品牌保护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继而从违法使用查处、加强宣传保护、规范统一包装等方面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检察建议,通过签订承诺书、规范索证索票等措施,引导经营者主动查验是否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还探索使用“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统一包装。


“政府更重视了,大家的信心更足了。”樊国锋说,他们计划围绕石榴发展旅游业,让客人在品尝甜蜜石榴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甜蜜的乡村生活。


(来源:河南检察)责编:敦怀忠 审核:曹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