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宪法宣传周
首页 > 政法之光
张宏斌:做群众家门口的贴心人
2025-06-27


老张和老李家停车纠纷,化解了;刑满释放人员张某有疑惑了就来警务室问问,他的忧虑解除了;陈女士收养流浪狗被投诉,如今狗有新家,她释怀了;最令人欣慰的是,杨先生和邻居因一只母鸡的发生的“大战”完美化解,两家一起送来锦旗。

这是一个怎样的警务室?辖区群众大事小事总爱来这里办?

张警官是谁?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缘何深受群众喜爱和信赖?

一起走近卫辉市公安局城郊乡南张庄警务室社区民警张宏斌!

图片

张宏斌,54岁。他,曾经在刑侦战线战斗16年,侦破过诸多大案要案,后投身责任重大的监管岗位。如今,他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和他的南张庄警务室在每日的繁忙中织就守护万家灯火的细密防线。

当兵多年的张宏斌,身为军人的魂魄和作风早已经刻进骨子里。工作有力前行,是从一个个突破口打开、一点点收获开始的。一年多以来,社区的安宁和谐、群众的依赖认可,让他的心路由“先干一段时间再说”到扎根社区、干就干好的转变。

图片

他最看重的身份是党员2025年5月16日,清晨7点40分,张宏斌将党徽别在警服上,对着穿衣镜整理好领口,和同是党员的警务助理李俊来到张庄村,村民老张和邻居因下水道问题争执不下,马上进入雨季,这个问题让老张头疼不已。张宏斌和村支书多次党员恳谈会,最后,由村委将老张家地面抬高,再依法依理打开邻居心结,两家多年矛盾圆满化解。日常工作中,张宏斌与社区居委会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共同推进治安防控、民生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形成“党建+警务”合力。

图片


图片

 “党建+智能”引领便民服务,依托社区警务室设立“民警党员服务岗”,做群众家门口的贴心人。 2024年8月27日,代庄村村民老张满头大汗跑进警务室,原来,老张的孙子远在外省,因入职急需一份无犯罪证明,无计可施的他来到警务室,社区民警张宏斌通过自助证明智能服务终端,帮老张当场拿到一份无犯罪证明,老张轻松地笑了“真没想到能这么快解决问题!”。

他总是把群众最操心、最难办的事作为头等大事来办。走访中,张宏斌发现,网上办理程序尽管很方便,却存在“老人不会用、年轻人没时间”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自助机放在群众家门口,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经过努力,张庄警务室自助智能服务设备极大方便辖区群众,家门口即可办理身份证换领、打印无犯罪证明、办理户籍等高频业务。一年多的时间,他为群众送证上门100余次,开具各类证明2000余份,办理户籍、身份证照 150余次,提供各类咨询200余次。

他善用侦查思维看社区。走社区、泡社区是张宏斌带领警务助理、网格员每天的首要任务。他爱用侦查破案的眼光看社区,村庄内的监控盲区、路灯杆的摄像头位置、保安巡逻路线……一趟趟走访下来,他看的是整体防范体系,脑子思考最多是破案和防范,这都被他一一记录在工作日志上。他和同事深入到村庄、居民小区、沿街门店和学校等,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人次,梳理出案件高发的2个重点区域和3类薄弱环节。

 2024年12月18日凌晨,一山东流窜作案团伙多次一小区作案,盗窃地下室贵重物品,引发居民强烈不满。群众的呼声让他迅速行动,开出首张针对小区物业的万元罚单。同时,他将该小区近年来发生的盗窃案件逐一梳理发现,小区门禁、保安巡逻有漏洞,是问题关键所在。他在日志上标注出近年来嫌疑人进入小区时的门禁漏洞、案发点位和监控盲区。他督促物业全面升级改造安防设施,新增34处监控、更换车辆自动识别道闸,优化保安队伍,规范夜间巡逻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整治,该小区防范能力极大提升。半年来,该小区再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群众安全感极大提升。

图片

以侦查破案的专业视角深耕社区治理,将“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融入每一项工作细节。他敏锐地察觉到辖区内17个居民小区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沟通,他积极协调各小区物业负责人,成功组建了辖区第一支小区共建联防体。

图片

 他在小纠纷里的大用心。“没干社区民警,觉得办案破案是大事,如今,和群众接触多了,矛盾纠纷才是缠绕在生活里的大事。”近日,张宏斌调解了一起长达十年的赡养纠纷由衷地感叹。事情要从十余年前说起,老张与侄儿达成赡养协议,老人将老屋赠予侄儿翻建新房,侄儿承担其养老义务,双方共同居住。近段时间,老张因多年琐事积怨,与侄儿矛盾激化。张宏斌得知情况后,将村委书记、警务助理及家族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组建成调解组,调解团队采用“背对背”沟通策略,双管齐下:一方面,向老人详细阐明房屋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引导其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对侄儿张某开展孝道教育,建议他改善与叔父的相处方式,以亲情化解隔阂。同时,依托“一村一警”工作机制,联动民政部门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政策咨询,切实消除其后顾之忧。经过6个小时的耐心疏导,老人主动撤回不合理诉求,叔侄双方最终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十年积怨就此烟消云散。

走访中,张宏斌话语中离不开“咱村、咱家、咱们”这样的表述,与群众打成一片,熟人模式打开,化解矛盾纠纷中,双方都信任他,看他面子。2025年4月15日,社区里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嘘的生活剧——居民杨先生骑三轮车意外碾伤邻居家的母鸡,这只受惊的母鸡自此"罢工"不再产蛋。本是桩不足挂齿的琐碎小事,却因两家人积怨已久,瞬间点燃矛盾导火索,事态不断升级。张宏斌组建起"情法理"调解专班,经反复沟通,这场看似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纠纷,最终僵持多日的双方握手言和,一纸协议不仅化解了“母鸡风波”,更拆掉了横在两家之间的“心墙”,双方一起给他送来两面锦旗。

图片

党徽闪耀映初心,警徽熠熠护安宁。在基层治理的热土上,社区民警张宏斌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佩戴党徽走街串巷,用脚步丈量民情。从便民服务的“细微处”到社区治理的“深水区”,从矛盾调解的“小切口”到平安建设的“大格局”,他始终以党建引领为舵,在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的道路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层警务的温暖答卷。


编辑:邢露文

审核:王付荣